目前分類:減重 生活 健康資訊 (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近年來下背痛有越來越普及的趨勢,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久坐久站,尤其是辦公族長時間都坐在椅子上,平常又少運動,再加上坐姿不良,很容易導致腰痠、下背痛、腿麻等症狀。除了避免久坐、注意坐姿外,另外可以透過核心肌群的鍛鍊,來強化下背肌的肌耐力。

文章標籤

q56389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常生活中,你是否經常久坐不動、翹二郎腿、穿高跟鞋等動作?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復健科主任武俊傑表示,因為膝蓋是承載全身重量的關節,如果經常習慣使用不對的動作,這些錯誤動作會在不知不覺中傷害我們的膝蓋,當你發現下樓梯時,膝蓋會無力、痠痛,可要當心,這可能是膝關節退化的前兆!

4大族群 膝關節容易退化
1)久坐不動/久坐不動而容易造成肥胖,使得膝關節必須承受龐大的重量。
2)上下樓梯/不管是上樓梯,或是下樓梯,膝蓋都必須要承載體重並使力,才得以順利完成動作,因此若工作內容經常上下樓梯的人,也容易關節退化,尤其是下樓梯這個動作,膝蓋負擔又更大。
3)翹二郎腿/翹二郎腿、盤腿、跪坐的人,則是因為兩腿膝蓋的壓力無法平均分散,容易造成膝關節的壓力過大,長久下來膝關節就容易退化。
4)穿高跟鞋/時常穿高跟鞋,因為身體的重量會往前,臀部翹起,支撐關節的髕骨會往後頂,容易造成膝蓋軟骨的過度摩擦,久而久之容易因為軟骨磨損而疼痛。

復健運動+補充葡萄糖胺 初期退化性關節炎的治療方式
針對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的方式,武俊傑醫師說道,情況不嚴重的病患,通常會建議做一些復健運動,來強化大腿肌力,分散膝關節的壓力,同時也建議他們,對於年齡大於四十歲的患者,可以適時補充葡萄糖胺,因為葡萄糖胺是組成關節軟骨的主要成分,透過葡萄糖胺的攝取,有助軟骨分泌關節液,減少軟骨之間的摩擦。

補充的攝取量通常建議依照包裝盒上的建議量來攝取,成人一天大約是1000至1500毫克,持續服用約2-3個月,大部分病患都能得到緩解。至於比較嚴重的退化性關節炎,武俊傑醫師說明,除了還是要復健運動外,在治療方面會建議患者施打玻尿酸來潤滑關節。

喝牛奶顧膝?醫:與膝關節根本兩回事
日前,新聞報導指出,一名女子為了緩解膝關節退化,藉由每天喝牛奶的方式來顧膝。對此,武俊傑醫師說明,喝牛奶是補鈣,可預防骨質疏鬆的發生;而膝部退化性關節炎是因關節軟骨的磨損,兩者並無直接關聯。提醒民眾,若要透過保健品來達到顧膝的作用,應是選擇葡萄糖胺等來補充才較適當,惟仍應視疾病及個人關節磨損程度而定。

強化腿部肌肉 在家也能做
最後,武俊傑醫師提醒,要預防膝關節的退化,首要工作便是加強腿部的肌肉,來分散膝關節承載的壓力,運動方式分為強化大腿以及小腿前後側的肌肉。
1)大腿前側/挺直坐在椅子上,將右腿往前伸直腳尖往自己身體方向用力,會感覺到大腿一陣緊繃,大約維持10秒再放下,重複做20回,再換另一隻腳;如此便能同時訓練到大腿前側肌肉。
2)大腿後側/俯臥一側大小腿平放對側整隻腿往後抬高約離地五公分,維持10秒鐘再放下,重複做20回,再換另一隻腳;如此便能同時訓練到大腿後側肌肉。
3)小腿後側/這個部位比較難練,建議可用彈力帶,一邊綁著小腿,一邊則固定起來,使用小腿的力量用力往後伸,每次一樣維持10秒鐘,重複做20回再換腳,如此便能訓練小腿後側的肌肉。
4)小腿前側/仍使用彈力帶,膝關節伸直,固定側改至於腳尖處,腳尖用力往身體側勾以拉緊彈力帶,重覆次數及時間同前。


文章標籤

q56389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怎麼吃都胖?竟是肥胖基因在作怪

華人健康網作者: 資料來源/39健康網 | 華人健康網 – 2015年5月20日 

【華人健康網資料來源/39健康網】【核心提示】:肥胖基因似乎讓一些人難逃肥胖一劫,肥胖基因為什麼能讓人肥胖?肥胖基因編碼的蛋白質是一種食慾與能量平衡調節途徑的組成部分,而當這種途徑失衡會直接或間接導致體脂肪的積累和體重增加。肥胖基因包括:「OB」、「LEPR」、「FTO」等多個種類。

肥胖的原因有哪些?導致肥胖的原因有很多種,但有些人就因為肥胖基因註定要當胖子,那麼如何改變肥胖基因減肥?下面介紹幾種方法。

肥胖基因會令人變胖

肥胖基因似乎讓一些人難逃肥胖一劫,有些人就問了,肥胖基因為什麼就能讓人胖?肥胖基因編碼的蛋白質是一種食慾與能量平衡調節途徑的組成部分,而當這種途徑失衡會直接或間接導致體脂肪累積和體重增加。

肥胖基因包括:「OB」、「LEPR」、「FTO」等多個種類,其中一些基因會讓人發胖。「FTO」容易發生變異,改變人的飲食模式,讓人食慾大增,攝取大量的熱量。「CRTC3」則是抑制人體的能量消耗,放慢脂肪燃燒速度,令人很難瘦下來。

如何改變肥胖基因

肥胖基因跟其他基因一樣,都是遺傳的,但是,後天的環境因素能夠改變基因的影響。而要改變肥胖基因,擺脫胖子命運,可以從以下方面努力:

1.積極運動

瑞典專家實驗發現,一些調控肥胖代謝的基因在劇烈運動後失去了甲基,讓脂肪輕鬆地轉變為蛋白質,達到減肥效果。無獨有偶,美國心臟協會研究表明:每天快走1小時,就足以改變肥胖症遺傳傾向。

除了快走外,游泳、慢跑、跳繩、爬樓梯等運動都具有極好的減肥效果。游泳加快人體新陳代謝速度,游泳30分鐘便可消耗1100千焦的熱量;慢跑讓腰、背和四肢不停地運動,有效燃燒脂肪,從而減少體內脂肪的存儲,達到瘦身的效果;跳繩能短時間消耗大量熱量,只要持續跳繩10分鐘便能消耗跳健美操20分鐘所消耗的能量;跑樓梯不僅能消耗脂肪,還能預防冠心病。

2.科學飲食

「FTO」變異令人食慾大增,但是「FTO」的變異與飲食相關。只要保持科學進食,降低「FTO」變異的可能,便不會發胖。

科學飲食首先要控制進食的量,一天三餐正常,不要因為壓力過大或應酬就大開「食」戒。其次要抑制對高脂肪高熱量食物的慾望,多吃水果蔬菜,以及其他低脂低熱量的食物。另外,不要因為減肥控制飲食而太過挑食或少吃,導致營養不足。科學進食就要保證身體攝取營養種類豐富並充足。

3.釋放壓力

英國研究者對上班族做了持續19年的研究,發現工作壓力大的人肥胖機率比壓力小的人高出73%。這一研究證明,壓力會啟動肥胖基因,讓人發胖。因此,要想改變肥胖基因,就要釋放壓力。

運動是一種釋放壓力的好方法。如果想透過運動舒壓,最好選擇在室外進行的有氧運動。如果覺得運動舒壓讓身體勞累,可以選擇其他更輕鬆的方式,如約朋友看一場電影、好好睡一覺、看看書、聽聽音樂或到KTV放聲大唱都可以,但不要想透過大吃大喝舒壓,這樣只會讓你更胖。


文章標籤

q56389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歲以下兒童喝咖啡 小心神經炎上身

優活健康網優活健康網 – 2015年5月25日 

    台灣學生在考試教育的制度下,為了拿好成績,熬夜念書,又怕白天會沒有精神,往往選擇咖啡當作提神工具,近年來有越來越多國中生,甚至國小生也開始養成了喝咖啡的習慣,只是讓成長中的孩子喝咖啡真的好嗎?營養師表示,咖啡因對小朋友的影響更甚於成年人,長期飲用還可能引發神經炎。看相片

    台灣學生在考試教育的制度下,為了拿好成績,熬夜念書,又怕白天 …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台灣學生在考試教育的制度下,為了拿到好成績,經常熬夜念書,又怕白天會沒有精神,往往選擇咖非當作提神工具,因此,近年來有越來越多國中生,甚至國小生也開始養成了喝咖啡的習慣,只是讓成長中的孩子喝咖啡真的好嗎?對此,營養師表示,咖啡因對小朋友的影響更甚於成年人,長期飲用還可能引發神經炎!

咖啡因致童神經發育不全 注意力不集中

模仿大人的行為是所有小朋友都做過的事情,像是告訴別人自己也是個小大人了,而偷學大人喝咖啡提神,可就不是一件小朋友能夠做的事情,可能還會帶來反效果,亞東醫院營養科賴巧憶營養師說,用在成人會使人振奮精神、集中注意力的咖啡因,在小朋友卻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形。

因為咖啡因會加速維生素B1的消耗,進而刺激神經,恐導致神經發炎,未成年的兒童更可能致使神經發育不全,後果嚴重,所以,學童們千萬不要拿自己的身體開玩笑。

12歲以下 咖啡因量宜減至最低

除此之外,咖啡因還可能導致情緒焦躁,影響睡眠、食欲、鈣質及鐵質的吸收,這些都有可能使學童在生長發育方面受到阻礙,睡眠狀況不佳也會使其身、心理健康受波及,因此,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表示,兒童是不適合喝咖啡的,在國外,孩童未滿12歲則是完全禁止。

預懷孕者咖啡因碰不得 當心恐生畸形兒

最後,賴巧憶營養師特別提到,曾有研究指出,每日喝大量咖啡,可能會導致不孕,或是懷孕婦女增加流產風險,寶寶恐成畸形兒,嬰兒體重比一般嬰兒輕等情形,呼籲計畫要懷孕的婦女,應注意咖啡因的攝取量。


文章標籤

q56389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