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台灣原創,非日本引進的哦!

怎麼會有人想出這種東西!?? 

 

q56389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年來下背痛有越來越普及的趨勢,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久坐久站,尤其是辦公族長時間都坐在椅子上,平常又少運動,再加上坐姿不良,很容易導致腰痠、下背痛、腿麻等症狀。除了避免久坐、注意坐姿外,另外可以透過核心肌群的鍛鍊,來強化下背肌的肌耐力。

文章標籤

q56389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常生活中,你是否經常久坐不動、翹二郎腿、穿高跟鞋等動作?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復健科主任武俊傑表示,因為膝蓋是承載全身重量的關節,如果經常習慣使用不對的動作,這些錯誤動作會在不知不覺中傷害我們的膝蓋,當你發現下樓梯時,膝蓋會無力、痠痛,可要當心,這可能是膝關節退化的前兆!

4大族群 膝關節容易退化
1)久坐不動/久坐不動而容易造成肥胖,使得膝關節必須承受龐大的重量。
2)上下樓梯/不管是上樓梯,或是下樓梯,膝蓋都必須要承載體重並使力,才得以順利完成動作,因此若工作內容經常上下樓梯的人,也容易關節退化,尤其是下樓梯這個動作,膝蓋負擔又更大。
3)翹二郎腿/翹二郎腿、盤腿、跪坐的人,則是因為兩腿膝蓋的壓力無法平均分散,容易造成膝關節的壓力過大,長久下來膝關節就容易退化。
4)穿高跟鞋/時常穿高跟鞋,因為身體的重量會往前,臀部翹起,支撐關節的髕骨會往後頂,容易造成膝蓋軟骨的過度摩擦,久而久之容易因為軟骨磨損而疼痛。

復健運動+補充葡萄糖胺 初期退化性關節炎的治療方式
針對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的方式,武俊傑醫師說道,情況不嚴重的病患,通常會建議做一些復健運動,來強化大腿肌力,分散膝關節的壓力,同時也建議他們,對於年齡大於四十歲的患者,可以適時補充葡萄糖胺,因為葡萄糖胺是組成關節軟骨的主要成分,透過葡萄糖胺的攝取,有助軟骨分泌關節液,減少軟骨之間的摩擦。

補充的攝取量通常建議依照包裝盒上的建議量來攝取,成人一天大約是1000至1500毫克,持續服用約2-3個月,大部分病患都能得到緩解。至於比較嚴重的退化性關節炎,武俊傑醫師說明,除了還是要復健運動外,在治療方面會建議患者施打玻尿酸來潤滑關節。

喝牛奶顧膝?醫:與膝關節根本兩回事
日前,新聞報導指出,一名女子為了緩解膝關節退化,藉由每天喝牛奶的方式來顧膝。對此,武俊傑醫師說明,喝牛奶是補鈣,可預防骨質疏鬆的發生;而膝部退化性關節炎是因關節軟骨的磨損,兩者並無直接關聯。提醒民眾,若要透過保健品來達到顧膝的作用,應是選擇葡萄糖胺等來補充才較適當,惟仍應視疾病及個人關節磨損程度而定。

強化腿部肌肉 在家也能做
最後,武俊傑醫師提醒,要預防膝關節的退化,首要工作便是加強腿部的肌肉,來分散膝關節承載的壓力,運動方式分為強化大腿以及小腿前後側的肌肉。
1)大腿前側/挺直坐在椅子上,將右腿往前伸直腳尖往自己身體方向用力,會感覺到大腿一陣緊繃,大約維持10秒再放下,重複做20回,再換另一隻腳;如此便能同時訓練到大腿前側肌肉。
2)大腿後側/俯臥一側大小腿平放對側整隻腿往後抬高約離地五公分,維持10秒鐘再放下,重複做20回,再換另一隻腳;如此便能同時訓練到大腿後側肌肉。
3)小腿後側/這個部位比較難練,建議可用彈力帶,一邊綁著小腿,一邊則固定起來,使用小腿的力量用力往後伸,每次一樣維持10秒鐘,重複做20回再換腳,如此便能訓練小腿後側的肌肉。
4)小腿前側/仍使用彈力帶,膝關節伸直,固定側改至於腳尖處,腳尖用力往身體側勾以拉緊彈力帶,重覆次數及時間同前。


文章標籤

q56389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怎麼吃都胖?竟是肥胖基因在作怪

華人健康網作者: 資料來源/39健康網 | 華人健康網 – 2015年5月20日 

【華人健康網資料來源/39健康網】【核心提示】:肥胖基因似乎讓一些人難逃肥胖一劫,肥胖基因為什麼能讓人肥胖?肥胖基因編碼的蛋白質是一種食慾與能量平衡調節途徑的組成部分,而當這種途徑失衡會直接或間接導致體脂肪的積累和體重增加。肥胖基因包括:「OB」、「LEPR」、「FTO」等多個種類。

肥胖的原因有哪些?導致肥胖的原因有很多種,但有些人就因為肥胖基因註定要當胖子,那麼如何改變肥胖基因減肥?下面介紹幾種方法。

肥胖基因會令人變胖

肥胖基因似乎讓一些人難逃肥胖一劫,有些人就問了,肥胖基因為什麼就能讓人胖?肥胖基因編碼的蛋白質是一種食慾與能量平衡調節途徑的組成部分,而當這種途徑失衡會直接或間接導致體脂肪累積和體重增加。

肥胖基因包括:「OB」、「LEPR」、「FTO」等多個種類,其中一些基因會讓人發胖。「FTO」容易發生變異,改變人的飲食模式,讓人食慾大增,攝取大量的熱量。「CRTC3」則是抑制人體的能量消耗,放慢脂肪燃燒速度,令人很難瘦下來。

如何改變肥胖基因

肥胖基因跟其他基因一樣,都是遺傳的,但是,後天的環境因素能夠改變基因的影響。而要改變肥胖基因,擺脫胖子命運,可以從以下方面努力:

1.積極運動

瑞典專家實驗發現,一些調控肥胖代謝的基因在劇烈運動後失去了甲基,讓脂肪輕鬆地轉變為蛋白質,達到減肥效果。無獨有偶,美國心臟協會研究表明:每天快走1小時,就足以改變肥胖症遺傳傾向。

除了快走外,游泳、慢跑、跳繩、爬樓梯等運動都具有極好的減肥效果。游泳加快人體新陳代謝速度,游泳30分鐘便可消耗1100千焦的熱量;慢跑讓腰、背和四肢不停地運動,有效燃燒脂肪,從而減少體內脂肪的存儲,達到瘦身的效果;跳繩能短時間消耗大量熱量,只要持續跳繩10分鐘便能消耗跳健美操20分鐘所消耗的能量;跑樓梯不僅能消耗脂肪,還能預防冠心病。

2.科學飲食

「FTO」變異令人食慾大增,但是「FTO」的變異與飲食相關。只要保持科學進食,降低「FTO」變異的可能,便不會發胖。

科學飲食首先要控制進食的量,一天三餐正常,不要因為壓力過大或應酬就大開「食」戒。其次要抑制對高脂肪高熱量食物的慾望,多吃水果蔬菜,以及其他低脂低熱量的食物。另外,不要因為減肥控制飲食而太過挑食或少吃,導致營養不足。科學進食就要保證身體攝取營養種類豐富並充足。

3.釋放壓力

英國研究者對上班族做了持續19年的研究,發現工作壓力大的人肥胖機率比壓力小的人高出73%。這一研究證明,壓力會啟動肥胖基因,讓人發胖。因此,要想改變肥胖基因,就要釋放壓力。

運動是一種釋放壓力的好方法。如果想透過運動舒壓,最好選擇在室外進行的有氧運動。如果覺得運動舒壓讓身體勞累,可以選擇其他更輕鬆的方式,如約朋友看一場電影、好好睡一覺、看看書、聽聽音樂或到KTV放聲大唱都可以,但不要想透過大吃大喝舒壓,這樣只會讓你更胖。


文章標籤

q56389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歲以下兒童喝咖啡 小心神經炎上身

優活健康網優活健康網 – 2015年5月25日 

    台灣學生在考試教育的制度下,為了拿好成績,熬夜念書,又怕白天會沒有精神,往往選擇咖啡當作提神工具,近年來有越來越多國中生,甚至國小生也開始養成了喝咖啡的習慣,只是讓成長中的孩子喝咖啡真的好嗎?營養師表示,咖啡因對小朋友的影響更甚於成年人,長期飲用還可能引發神經炎。看相片

    台灣學生在考試教育的制度下,為了拿好成績,熬夜念書,又怕白天 …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台灣學生在考試教育的制度下,為了拿到好成績,經常熬夜念書,又怕白天會沒有精神,往往選擇咖非當作提神工具,因此,近年來有越來越多國中生,甚至國小生也開始養成了喝咖啡的習慣,只是讓成長中的孩子喝咖啡真的好嗎?對此,營養師表示,咖啡因對小朋友的影響更甚於成年人,長期飲用還可能引發神經炎!

咖啡因致童神經發育不全 注意力不集中

模仿大人的行為是所有小朋友都做過的事情,像是告訴別人自己也是個小大人了,而偷學大人喝咖啡提神,可就不是一件小朋友能夠做的事情,可能還會帶來反效果,亞東醫院營養科賴巧憶營養師說,用在成人會使人振奮精神、集中注意力的咖啡因,在小朋友卻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形。

因為咖啡因會加速維生素B1的消耗,進而刺激神經,恐導致神經發炎,未成年的兒童更可能致使神經發育不全,後果嚴重,所以,學童們千萬不要拿自己的身體開玩笑。

12歲以下 咖啡因量宜減至最低

除此之外,咖啡因還可能導致情緒焦躁,影響睡眠、食欲、鈣質及鐵質的吸收,這些都有可能使學童在生長發育方面受到阻礙,睡眠狀況不佳也會使其身、心理健康受波及,因此,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表示,兒童是不適合喝咖啡的,在國外,孩童未滿12歲則是完全禁止。

預懷孕者咖啡因碰不得 當心恐生畸形兒

最後,賴巧憶營養師特別提到,曾有研究指出,每日喝大量咖啡,可能會導致不孕,或是懷孕婦女增加流產風險,寶寶恐成畸形兒,嬰兒體重比一般嬰兒輕等情形,呼籲計畫要懷孕的婦女,應注意咖啡因的攝取量。


文章標籤

q56389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家好!我們已經發布了最新版本的LINE為Android(版本3.8.0)今天!你下載了嗎?除了基本的短信和通話功能,在本次更新的改進,我們還增加了一個全新的熊大主題和新的表情符號,增加了每個消息的最大長度為10,000個字符!

* iPhone用戶來說,不用擔心!類似的更新將可為您的到來

文章標籤

q56389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indows 8.1、Windows RT 8.1 系統還原

 

如何重新整理、重設或還原您的電腦

適用於 Windows 8.1、Windows RT 8.1

 

文章標籤

q56389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章標籤

q56389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科學家用量子力學證實人類死後變成靈魂的類證

人到底有沒有來生?這個問題長久以來被宗教界討論,但從未被科學界證實。

文章標籤

q56389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章標籤

q56389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